該垃圾處理廠每日接收大量來自城市各個區域的生活垃圾,成分復雜,包括廚余垃圾、塑料、紙張、紡織品等。在引入低溫磁化降解技術之前,面臨著垃圾填埋占用大量土地、垃圾焚燒產生二次污染等問題。
當采用低溫磁化降解技術后,整個處理流程發生了明顯變化。首先,垃圾被運至處理車間,通過自動化的上料系統均勻地送入低溫磁化降解爐。這個降解爐是整個技術的重要設備,它通過特殊的磁場控制和低溫加熱(一般在 300 - 400℃左右,遠低于傳統焚燒溫度),使垃圾中的有機物發生磁化反應。
在處理過程中,廚余垃圾中的有機成分迅速分解,原本難以處理的濕垃圾迅速脫水、碳化。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在低溫磁化環境下,分子結構被破壞,實現無害化降解。例如,常見的聚乙烯塑料,在傳統方法中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分解,但在低溫磁化降解爐中,其化學鍵被有效破壞,轉化為無害的小分子物質。

經過處理后,垃圾體積大幅減少,可減量達 90% 以上。產生的殘渣是一種性質穩定的物質,其中富含礦物質,可以作為建筑材料的添加物進行再利用,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而且,整個處理過程中幾乎沒有二噁英等有害氣體產生,也沒有廢水排放。與周邊環境相比,在處理廠附近并未檢測到空氣質量下降或者土壤污染等情況,這與傳統垃圾處理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
此外,該技術的自動化程度高,所需的人力較少,降低了運營成本。同時,由于設備占地面積較小,相比大型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這一實踐案例充分證明了低溫磁化降解技術在生活垃圾處理領域的巨大優勢和廣闊應用前景,為其他地區的垃圾處理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